今天我们聊聊我经常听到的一个问题,就是:上级领导的方针,指示,我觉得他不对,到底该不该执行?我们就来说说这个“管理干部,如何正确对待上级领导的方针、指示”的话题。
首先,从信息量方面来分析。无论什么组织,层级越高,管理的团队规模就会越大。这就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,一方面,获得组织内的信息量会更加广泛、全面,虽然不一定细致,但广度、宽度一定是更大的。另一方面,与更高层或外部高界信息接触的机会更多。信息量大,对于判断和决策,相对更加周全。这里说的是相对哦,而不是绝对哦。
其次,从责任的角度来分析。职位越高,所肩负的责任越大,许多责任,下级干部是承担不了的。高层负责组织的方向,中层负责组织的策略,基层负责具体方法和执行。如果负责策略的人,整天思考方向是否正确,那何来的正确的策略呢?如果负责具体方法和执行的人,整天怀疑策略是否正确,那方法何来?执行怎么能到位呢?况且,无论什么战略、方针、策略,也得有效执行了,才能判断是否正确。
最后我们再从组织的运转机制来分析。组织的运转,是高层负责描绘了一个未来的场景,中层和基层人员,通过各种经营策略和方法,将组织运作成越来越像高层描绘的样子,这样,公司就会越来越成功。而推动组织越来越像高层描绘的样子,唯有去不断做事,不断去实践。组织上下都陷入对公司方针和策略无休止的讨论,是无法实现组织目标。
当然,上级在下达方针、策略、指示时,要多花点时间,尽可能说得更加明白些,让下级理解得更加透彻些。反之,下级若对上级领导的方针有疑问,可以主动地、有策略地进行询问和探讨,当然一定要主动,而且要注意方式方法。多数情况,可能是我们没有真实地理解上级领导的意图,因些要多花些时间去理解。在上级领导没有改变方针、策略、指示的情况下,我们必须不打折扣地去执行,而且我们的执行情况,决定着上级的方针是否能落实。反来过讲,如果我们不去执行实施,上级领导的方针、策略再好,也无法落地,那他就真错了。
总结一下,作为管理干部,如果我们怀疑上级领导的方向、方针是否正确,那我们就什么也不干,他就错了。